残血家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秋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查看: 847|回复: 0
查看详细资料

昵称:追忆⒐!4埘绱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add_to_buddylist! 只看该作者
实名认证 社区空间达人测试ing 追忆⒐!4埘绱 当前离线
经验: 16级 已经发了3901篇帖子咯快17级咯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01:41:18

  • ID:5
  • 精华:33
  • 积分:44684
  • 帖子:3901
  • 威望:5523
  • 残币:0
  • 状态:6524
  • 贡献:6505
  • 活跃:6881
  • 魅力:5702
  • 人气:5473
  • 元宝:3424
  • 阅读权限:100
  • 注册:2018-4-6
  • 失踪:39 天
  • 在线:共766小时
残血QQ达人勋章 残血社区会员勋章 残血空间装扮勋章 残血歪歪会员勋章 残血优秀会员勋章 残血超级会员勋章 残血元老会员勋章 残血会员视频勋章 残血社团团队勋章 残血社区勋爵勋章 残血社区男爵勋章 残血社区子爵勋章 残血社区伯爵勋章 残血社区侯爵勋章 残血社区公爵勋章 残血社区国王勋章 残血设计大师勋章 残血家族纪念勋章 残血家族群管勋章 残血音乐达人勋章 残血视频达人勋章 残血设计达人勋章 残血技术教程勋章 残血签到达人勋章 残血家族股东勋章 残血孝义勋章 残血顺义勋章 残血八一勋章 残血忠实粉丝奖 纪念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周年祈福勋章

秋收 [复制链接]

当前离线 |阅读模式 云南昆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正因如此,老家将秋天叫做“收秋”或“秋收”。
  
  无论是叫“收秋”还是叫“秋收”,终归很个热闹的季节,这时候没有了夏天的炎热,也没有春天的熏风,更没有冬天的乏味,有的只是瓜果飘香、天高气爽,当然了还有“劳累”,累并快乐着的那种“乐累”
  
  这时候的村子里是“空荡荡”的,男女老幼,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全部“奔赴”在“坡里”、“岭上”。掰棒子、打枣、摘山豆角、刨花生、晒地瓜干---。坡里岭上,真可谓人影攒动,堰上堰下,你一言我一语的笑声连天,河东河西,张家长李家短的小声戚戚,但无论是哈哈大笑还是小声戚戚手里的农活绝不会停下半刻,所以“秋收”还有“抢秋”一说。
  
  不知不觉中地里的农活忙了大半,看看地里的庄稼再抬头看看天上的日头,知道今天的农活差不多了,至少不会“落”地里了,终于可以歇口气了,正好也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但午饭还没有送来,这时候的“大人们”招呼着邻边地里的三叔或二大爷们歇歇,抽颗烟,聊聊今年的庄稼,对比一下往年的收成,当然了还有永远断不清的家务事,说者无心,也许只是一时的发泄,听着无意,但绝对会真诚的安慰几句。当然了,这种“田间会晤”永远是“大人们”的特权,年轻人无权参加,只能继续劳作,直到午饭送来---
  
  一会儿午饭送来了,“大人们”的“田间会晤”也该结束了,三叔二大爷也散开了,极力挽留一块吃,三叔二大爷们绝不会参与,因为这毕竟是“抢秋”的时候,没有功夫喝闲酒侃大山,再说了送到田间的午饭都是按人头送的,一人吃了别人就会饿着,这时候饿肚子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二
  
  地里的庄稼收拾完了,会用小推车或地排车集中送到事先平整过的“场”里,此时的“场”就是一个家,看“场”人的吃喝住全在这里。
  
  “住”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好解决的问题,从家里抬张床到“场”里,把柔软的竹条折成“n”形绑在床上,外面套上塑料布或者帆布就行了。
  
  如果家里没有空余的床那也好办,找五根木棍,两个木棍一组做成“人”字型,做两组,一组“人”字型在前,一组“人”字型在后,在将一根木棍放在两组“人”字型顶部并固定住,这样一个“窝棚”的框架就算完成了,框架外面用秫秸或高粱秸搭上,标准的“窝棚”就这么诞生了,这种“窝棚”通透性好,凉快,而且视野开阔,晚上可以“夜观天象”,但一定祈祷不要遇到连阴天,否则可就惨了------
  
  “住”的问题解决了,那就是“吃”的问题了,其实住的问题解决了,吃的问题就不叫问题,因为这季节里漫山遍野都是吃的,绝对是纯绿色无污染天然环保,如果对这些吃的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从家里带的干粮、新鲜蔬菜、各种肉食绝对聆郎满目,再“吝啬”的女主人也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亏待自家男人,于是乎,黄昏时分,漫山遍野,炊烟袅袅---
  
  至于喝的问题那就更不用发愁了,自山而下的小溪水清澈的可以看到水底的小鱼,如果离小溪比较远那就用铁锨挖个坑,泉水一会就冒出来了。
  
  当然了,劳累了一天的纯爷们们绝不能光喝水,辛苦劳作补充体力的必备之良品———兰陵大曲/二曲随时伺候着,就着生瓜梨枣新鲜花生米呡上一口兰陵大曲/二曲,第二天立马“满血复活”。
  
  三
  
  庄稼运到“场”里后老人孩子妇女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晒枣、晾豆角、摔花生、cha地瓜---,这些农活的劳动强度绝不亚于庄稼地里的劳作,而且还有一定的技术性,比如晒枣要在刨过花生两三天的平整过的黄土地上晒,这样晒出的枣个头大而且色泽好,晾豆角要在通风口出,摔花生不能用蛮力,否则全“飞”了,再比如cha地瓜一定要调整好角度,不然一边厚一边薄不容易晾干而且特容易碎等等,这些活虽然我知道技巧,但让我干起来真的不敢“恭维”,我是标准的“赵括马谡”,纸上谈兵绝对头头是道,实际干起来那就-----
  
  四
  
  劳作永远属于大人,小孩子的世界里永远都是游戏———无论是寒冷的冰封时分还是忙碌的秋收季节。
  
  白天大人们忙的脚打后脑勺,孩子们依然“淡定自如”,烧棒子、烤地瓜、煮毛豆、逮蚂蚱、抓小鱼,吃个枣都不吃落地下了的,非爬到树上吃,这棵树上没有中意的再串到别树上吃,反正是怎么高兴怎么玩,玩高兴了连家都忘了回,好在坡里岭上都是窝棚,怎么凑合都能过一个晚上。
  
  白天疯了一天,晚上回到“场”里,见大人们在忙着摔花生,好像“良心发现”似的赶紧抓起一把花生秧子使出洪荒之力照竹筐上摔去,结果----,结果可想而知了,相信比二战时期的广岛长崎还“惨”。看着满地的花生,家长们实在看不下去了炸雷般的“一声怒吼”,孩子们故作惊恐状如鸟兽散。
  
  不安分的孩子们故作惊恐状如鸟兽散后并不“善罢甘休”,在跺的工工整整的花生跺里四处乱窜“藏老毛糊”(捉迷藏),大概是藏的太投入了,也可能是花生跺根基不稳,准会被“老毛”推倒几跺花生跺,这时候的家长真急了,不管是谁弄倒的,随便抓住一个揍一顿再说,挨揍的那个绝对会杀猪般的惨叫,逃走那几个这会有可能真害怕了,远远的躲在别处不作声,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愧疚”,因为真正的“元凶”可能早已逃之夭夭,被揍那个倒霉蛋仅仅是个替罪羊。倒霉蛋一边痛哭一边叫屈,但大人们不管这些,爷爷奶奶这时候准会停下手里的活将倒霉蛋拉到怀里一边擦泪一边哄劝,当然了,作为不哭的代价一定要爷爷奶奶给“拉呱”(讲故事),一边抽噎着一边在爷爷奶奶的“拉呱”中睡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