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血家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休闲灌水] 创业失败只有一个原因——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查看: 1318|回复: 0
查看详细资料

昵称:追忆⒐!4埘绱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add_to_buddylist! 只看该作者
实名认证 社区空间达人测试ing 追忆⒐!4埘绱 当前离线
经验: 16级 已经发了3901篇帖子咯快17级咯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3:31:35

  • ID:5
  • 精华:33
  • 积分:44684
  • 帖子:3901
  • 威望:5523
  • 残币:0
  • 状态:6524
  • 贡献:6505
  • 活跃:6881
  • 魅力:5702
  • 人气:5473
  • 元宝:3424
  • 阅读权限:100
  • 注册:2018-4-6
  • 失踪:39 天
  • 在线:共766小时
残血QQ达人勋章 残血社区会员勋章 残血空间装扮勋章 残血歪歪会员勋章 残血优秀会员勋章 残血超级会员勋章 残血元老会员勋章 残血会员视频勋章 残血社团团队勋章 残血社区勋爵勋章 残血社区男爵勋章 残血社区子爵勋章 残血社区伯爵勋章 残血社区侯爵勋章 残血社区公爵勋章 残血社区国王勋章 残血设计大师勋章 残血家族纪念勋章 残血家族群管勋章 残血音乐达人勋章 残血视频达人勋章 残血设计达人勋章 残血技术教程勋章 残血签到达人勋章 残血家族股东勋章 残血孝义勋章 残血顺义勋章 残血八一勋章 残血忠实粉丝奖 纪念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周年祈福勋章

[休闲灌水] 创业失败只有一个原因——懒!!! [复制链接]

当前离线 |阅读模式 云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一天朋友问我:“你采访了大大小小那么多创业者,他们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说:“勤奋”。他继续问:还有呢?我说:“没有了,只有勤奋”。他笑了,似乎觉得我的答案太过简单。

我所见过靠谱的创业者,没有一个是不勤奋的。我所说的勤奋分两种,一种是肢体勤奋,这个很明显,从他的工作时间、效率就可以看得出。(我不详细阐述并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它的重要性很太明显了。)另一种勤奋是思维上的勤奋。

创业路艰辛,四体不勤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创业,但凡真正开始创业,然后死掉的人,都是因为思维上的懒惰。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思维上的勤奋,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举个例子,凡是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以上错误的人,以及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典型的思维懒惰。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彻。

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基础信息(包括额外学习知识来构建必须的理论基础),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不断推敲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总导致结论错误。把事情想透彻,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对问题设立防范机制。

当问题发生后,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现行的制度、方法和逻辑哪里出现漏洞,根源是什么。并设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或者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的发生。设立防范机制,就是设立流程。

思维懒惰,就是思维惯性。

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驳?或者你已经学会了谦卑的姿态,习惯性地接受/忽略?对反对意见或挑战的分析,不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分析,还应尝试打破自己的逻辑框架,尝试用对方的逻辑框架来思考,分析其逻辑的合理和矛盾之处。重构逻辑框架(俗称毁三观)的过程十分复杂,你要尝试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会让你的逻辑框架更明确,更牢固。打破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自我检修。

思维懒惰,就是放弃独立思考。

对“权威信息”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原本不应在本文中涉及针对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彻底摧毁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给我们技能,但同时在弱化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迷茫。

思维懒惰,就是没有格局观。

人们常说的要做正确的事、不要做好事,就是强调要有格局观。格局是从眼前的事情跳出来,把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拉长,从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范围来分析问题,特定的做法从长远角度,对整个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格局观的人,通常会用自己那点可怜的道德(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社会道德)来做伪装。

思维懒惰,就是固守旧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创新,或者别人觉得你不够创新,那么你就是在固守旧习。

思维懒惰,就是对知识漏洞的容忍。

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去,这种状态有另一个说法叫丧失好奇心,或者不好学。

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方法就涉及勤奋的第三层概念,它的界限比较模糊,既属于体力,又属于思维,叫专注。我认为能够专注的人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甚至可以讲,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

因为专注所产生的能量简直太强大了,举个极端的例子,N个一分钟累加的效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个专注的10分钟创造的效应。专注是思维勤奋的一种状态,同时也非常耗费体力。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一句:那些整天泡在微博上的创业者,不要对他们有太高的期望。
追忆⒐!4埘绱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